tx7国六危化品牵引车自重几吨

TX7国六危化品牵引车是陕汽重卡推出的一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高端牵引车,广泛应用于危险品运输领域。其自重(即整备质量)因配置不同(如轴距、油箱容量、驾驶室型号、配置高低等)会存在一定差异,但通常情况下,TX7国六危化品牵引车的自重在8.2至8.8吨之间

具体自重受以下因素影响:

  1. 驱动形式:常见为6×4驱动,自重相对较大;若为6×2或8×4等配置,重量也会变化。
  2. 驾驶室类型:高顶、平顶或加长驾驶室对整车质量有影响,高顶驾驶室通常更重。
  3. 动力系统:搭载潍柴、上菲红等国六发动机,不同排量和功率版本(如500马力、530马力等)对整备质量略有影响。
  4. 燃料类型:柴油版为主,若为LNG或CNG等燃气车型,因气瓶重量较大,自重可能增加。
  5. 危化品专用配置:如ABS、EBS、限速装置、紧急切断装置、防火防爆设备等安全配置,也会增加整车重量。
  6. 轮胎与悬挂:全钢丝胎、空气悬挂或钢板悬挂的配置差异也会影响自重。

以典型配置为例:搭载潍柴530马力发动机、6×4驱动、高顶驾驶室、1000L油箱、空气悬挂的TX7国六危化品牵引车,其整备质量约为8.6吨左右

建议在实际购车或上牌时,以车辆《公告参数》或《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上的“整备质量”为准,该数据为官方核定值,用于计算总质量与载重能力。

总之,TX7国六危化品牵引车自重一般在8.2-8.8吨区间,具体数值需结合实际配置确认。

“tx7国六危化品牵引车自重几吨”相关资讯
危化品分类:1.10自燃固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自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这类物品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通常进一步细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其中1.10 自燃固体可理解为对自燃固体这一类别中特定危险性等级的标识(具体编号可能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概念一致)。特性自燃性:自燃固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能自发进行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
危险化学品在汽车保养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危险化学品在汽车保养中的应用,包括防冻液和电池酸液等常见化学品的使用场景、操作规范及储存要求。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不当处理这些化学品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并强调了规范操作在保障安全与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危化品分类:1.9自燃液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9 自燃液体是指与空气接触后,在 5 分钟内着火的液体。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特性自燃液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自行燃烧。这类液体通常化学性质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空气接触后能迅速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达到自燃点而着火。危险性易燃性:自燃液体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发生反应,一旦达到自燃点,就会迅速燃烧,甚至引发爆炸。毒性:部分自燃液体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安全与合法的‘驾驶执照’
本文通过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类比为机动车驾驶执照,深入阐述其在安全管理与合法经营中的核心作用。文章指出,如同驾驶机动车必须持有驾照,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也必须依法取得许可证。无证经营危化品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还构成违法行为,其后果堪比无证驾驶。最终强调,许可证是实现安全运营与合法合规的双重保障。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的重要性与依法申请的必要性
危险化学品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也对社会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国家对危化品经营实施严格监管,要求企业必须取得经营许可证。本文从危化品的工业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国家监管的必要性,强调了持证经营对公众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呼吁相关企业依法申请许可证,共同维护社会安全。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存储与处置全解析
本文全面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标准,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特性,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化学品在存储和处置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规范。通过系统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提升对危险化学品的科学管理能力。
危化品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本土化发展路径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在危险化学品许可证管理方面的制度差异,重点分析欧盟REACH法规和美国EPA监管体系的核心特征,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许可制度的可行性建议。研究表明,建立统一标准、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数字化治理是未来全球危化品管理的重要趋势。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办理要点与重要性解析
本文以危化品经营企业日常场景引入,阐述需办理危化品许可证的公司类型,说明许可证时效及延期事宜,分析办理难点与解决办法,最后总结办理要点及重要性,为相关企业提供全面的危化品许可证办理指南。
危化品分类:1.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8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指即便在没有氧(空气)参与下,也能进行强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在受热或与催化性物质(如酸、重金属、碱)接触时,能发生剧烈的发热分解反应。部分物质在热分解时可能释放毒性或腐蚀性气体。不包括的物质: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和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具有类似热不稳定性,但根据分类标准,它们不属于自反应
危化品分类:1.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1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是指通过与空气发生反应,无需外来能源供应即可自行发热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或混合物与自燃液体或固体不同,它们通常需要在数量较大(以千克计)并经过较长时间(数小时或数天)后才会着火。定义与范围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产生的速度超过热损耗的速度,物质或混合物的温度便会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诱导,可能导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