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JH6天然气460危化品自重

解放JH6天然气460危化品运输车的自重一般在8.8至9.5吨之间,具体数值因配置不同略有差异。该车型由一汽解放生产,专为危化品运输设计,搭载460马力的天然气发动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具有环保、经济、动力强劲等优势。

车辆采用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强度和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材料降低整车自重,从而提升载质量利用系数,增加有效装载能力。常见的驱动形式为6×4,适用于危化品液体或气体运输,罐体容积通常在25-30立方米之间,具体自重还会受到罐体材质(如碳钢或铝合金)、厚度、内部结构以及附加安全装置(如紧急切断阀、防撞系统等)的影响。

此外,该车型配备盘式制动、ABS、EBS、车道偏离预警(LDW)、前碰撞预警(FCW)、胎压监测等主动安全系统,符合危化品运输车辆的严格法规要求。驾驶室为高顶平地板设计,舒适性与安全性兼顾,适合长途运输。

由于天然气发动机和气瓶(通常为2个或3个CNG/LNG气瓶)占据一定重量,相比柴油车型,自重略高,但燃料成本更低,适合固定线路、中长途运营。

最终自重以车辆铭牌和工信部公告数据为准,建议购车时根据具体配置向经销商索取详细参数。例如:某配置公告自重为9.2吨,则其整备质量即为9.2吨,在此基础上加装设备或选装配置可能导致实际自重增加。准确掌握自重信息对合规运营、避免超载至关重要。

“解放JH6天然气460危化品自重”相关资讯
危化品分类:1.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属于第4.3类危险品,这类物质在接触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易燃气体,并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GB 30000.13-201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是指通过与水作用,容易具有自燃性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准依据联
危化品分类:1.10自燃固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自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这类物品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通常进一步细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其中1.10 自燃固体可理解为对自燃固体这一类别中特定危险性等级的标识(具体编号可能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概念一致)。特性自燃性:自燃固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能自发进行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
危化品分类:1.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8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指即便在没有氧(空气)参与下,也能进行强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在受热或与催化性物质(如酸、重金属、碱)接触时,能发生剧烈的发热分解反应。部分物质在热分解时可能释放毒性或腐蚀性气体。不包括的物质: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和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具有类似热不稳定性,但根据分类标准,它们不属于自反应
危化品分类:1.4氧化性气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4 氧化性气体”是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以及相关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所划分的一类具有特定危险特性的气体,以下为你详细解释:定义氧化性气体是指一般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这类气体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通过释放氧气或引发氧化反应,显著增强其他物质的燃烧能力,甚至可能引发或加剧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特性助燃性:氧化性气体能够支持
危化品分类:1.9自燃液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9 自燃液体是指与空气接触后,在 5 分钟内着火的液体。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特性自燃液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自行燃烧。这类液体通常化学性质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空气接触后能迅速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达到自燃点而着火。危险性易燃性:自燃液体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发生反应,一旦达到自燃点,就会迅速燃烧,甚至引发爆炸。毒性:部分自燃液体
危化品分类:1.3易燃气溶胶
在危化品分类中,1.3易燃气溶胶是指含有易燃成分的气溶胶产品,这类产品因具有易燃特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以下是对易燃气溶胶的详细解释:一、定义与特性定义:易燃气溶胶是指那些含有易燃成分(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或易燃气体)的气溶胶喷雾罐。这些气溶胶喷雾罐通常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并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形成在气体中悬浮的固
危化品分类:1.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1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是指通过与空气发生反应,无需外来能源供应即可自行发热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或混合物与自燃液体或固体不同,它们通常需要在数量较大(以千克计)并经过较长时间(数小时或数天)后才会着火。定义与范围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产生的速度超过热损耗的速度,物质或混合物的温度便会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诱导,可能导致自
暴雨之后:从化工桶冲入农田事件看化学品储存与应急联动机制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化工桶被冲入农田,暴露出极端天气下化学品储存系统的脆弱性。本文通过真实场景切入,深入分析自然灾害对危化品管理的冲击,探讨应急预案的执行短板与社区联动机制的缺失,并提出‘天灾不可控,人防要到位’的核心应对策略,强调制度完善、技术升级与公众参与的协同作用。
危化品分类:1.5压力下气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5压力下气体”是指在特定压力条件下储存或运输的气体,这类气体因其高压状态而具有潜在危险性,需要特殊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措施。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等标准,压力下气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压缩气体:在-50℃时完全呈气态,且在包装容器内处于高压状态的气体。例如,氧气、氮气、氦气等。液化气体:在温度高于-50℃时,部分呈液态
危化品分类:1.15有机过氧化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15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O-O-)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化学活性高,对热、震动、冲击或摩擦极为敏感,容易发生放热自加速分解,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以下危险特性:分解爆炸性:有机过氧化物中的过氧键极不稳定,遇热、震动、冲击或摩擦时,极易分解,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导致爆炸。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其他氧化剂更大。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易分解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