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高压气瓶属于危化品吗

是的,二氧化碳高压气瓶属于危险化学品(危化品)管理范畴。

根据中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虽然二氧化碳(CO₂)本身不属于易燃、易爆或剧毒物质,但因其在高压状态下以压缩气体形式储存于气瓶中,具有物理性危险,因此被归类为危险化学品。具体依据如下:

  1. 列入危化品目录:在《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被列为第2类危险品。二氧化碳高压气瓶属于压缩气体,其条目编号为2517(二氧化碳,压缩的),明确列入目录,属于受监管的危化品。

  2. 物理危险性:高压气瓶内部压力通常高达12-15兆帕(MPa),一旦发生瓶体破损、阀门断裂或受热,可能引发剧烈爆炸,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其储存、运输、使用均需遵守危化品相关安全规范。

  3. 监管要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二氧化碳高压气瓶的生产、充装、运输、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3)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例如,气瓶需定期检验、标识清晰、避免暴晒、远离火源,并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操作。

  4. 运输管理:在道路运输中,二氧化碳气瓶属于第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UN1013),需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进行包装、标记和运输,驾驶员和车辆需具备相应资质。

综上所述,尽管二氧化碳本身化学性质稳定,但因其以高压压缩形式存在,具备显著的物理危险性,因此二氧化碳高压气瓶被明确纳入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二氧化碳高压气瓶属于危化品吗”相关资讯
危化品分类:1.5压力下气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5压力下气体”是指在特定压力条件下储存或运输的气体,这类气体因其高压状态而具有潜在危险性,需要特殊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措施。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等标准,压力下气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压缩气体:在-50℃时完全呈气态,且在包装容器内处于高压状态的气体。例如,氧气、氮气、氦气等。液化气体:在温度高于-50℃时,部分呈液态
高压氧气瓶运输爆炸事故剖析与安全运输管理策略
本文以一起司机运输氧气瓶途中发生爆炸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公众对氧气‘不燃但助燃’特性的常见误解,揭示高温环境与油脂接触才是引发高压氧气瓶爆炸的关键机制。文章进一步系统阐述高压气体钢瓶在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点,涵盖环境控制、操作规范、设备检查与应急处置等内容,旨在提升从业人员与公众对高压气瓶安全的认知水平,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压缩气体的安全储运与使用规范:以氧气瓶为例
本文围绕压缩气体的定义及其典型产品氧气瓶展开,重点分析了氧气瓶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并提出推动相关单位实施资质认证制度的管理建议。文章旨在提升公众对压缩气体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确保其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安全应用。
危化品分类:1.4氧化性气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4 氧化性气体”是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以及相关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所划分的一类具有特定危险特性的气体,以下为你详细解释:定义氧化性气体是指一般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这类气体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通过释放氧气或引发氧化反应,显著增强其他物质的燃烧能力,甚至可能引发或加剧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特性助燃性:氧化性气体能够支持
危化品分类:1.15有机过氧化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15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O-O-)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化学活性高,对热、震动、冲击或摩擦极为敏感,容易发生放热自加速分解,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以下危险特性:分解爆炸性:有机过氧化物中的过氧键极不稳定,遇热、震动、冲击或摩擦时,极易分解,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导致爆炸。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其他氧化剂更大。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易分解爆炸,
从厨房压力锅爆炸说起:高压气体容器安全使用的科学认知与日常防范
本文从厨房中常见的压力锅爆炸事件切入,引申至液化气罐、氧气瓶等高压气体容器的安全使用问题。通过类比分析,系统阐述了超压、受热和撞击三大主要风险点的形成机制与危害,并结合实际案例强调日常检查的重要性,包括查看使用年限、检查焊缝完整性及避免阳光直射等关键措施,旨在提升公众对承压设备安全的认知水平与防范能力。
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包括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常用查询工具如《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识别方法。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判定流程和相关法规要求。
危化品分类:1.3易燃气溶胶
在危化品分类中,1.3易燃气溶胶是指含有易燃成分的气溶胶产品,这类产品因具有易燃特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以下是对易燃气溶胶的详细解释:一、定义与特性定义:易燃气溶胶是指那些含有易燃成分(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或易燃气体)的气溶胶喷雾罐。这些气溶胶喷雾罐通常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并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形成在气体中悬浮的固
焊接作业安全规范与乙炔气瓶风险防控——从真实火灾案例谈起
本文以一起因焊接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乙炔气瓶的化学不稳定性及其在高温高压下的潜在风险,重点阐述回火防止器在焊接过程中的关键防护作用。文章进一步解读氧气瓶与乙炔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的法规依据与科学原理,并系统讲解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先开惰性气体、再点火’标准化作业流程,旨在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危化品分类:1.13氧化性液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氧化性液体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通过释放氧气或引起其他物质氧化反应,可导致或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以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等相关标准,氧化性液体被定义为在常温下为液态,能够通过提供氧元素引发或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一类化学品。这类物质本身未必可燃,但可以剧烈增加其他可燃物的燃烧风险及强度。分类标准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