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含量多少是危化品
双氧水(过氧化氢,H₂O₂)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主要取决于其浓度。根据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相关国家标准,双氧水在一定浓度以上被列为危险化学品。
具体规定如下:
-
浓度高于或等于8%的双氧水,被列为危险化学品。
这是因为浓度超过8%的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受热、遇金属离子或杂质可能分解,释放氧气并放热,存在燃烧或爆炸风险,尤其在密闭环境中更危险。 -
常见危险等级划分:
- 8%~30%:属于氧化性液体(类别3或4),具有中等氧化性和一定分解风险,需按危化品管理。
- 30%以上:属于强氧化剂(类别1或2),危险性显著增加,储存和运输要求更严格。
- 50%以上: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摩擦敏感,属于高度危险品,需特殊管控。
- 70%以上:常用于工业或航天领域,极易引发爆炸,必须在专业条件下操作。
-
管理要求:
凡列入危化品目录的双氧水(≥8%),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均需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包括取得相应资质、设置安全设施、配备防护装备、进行安全培训等。 -
例外情况: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医用双氧水浓度一般为3%,低于8%,不作为危化品管理,可安全使用。
综上,双氧水浓度达到或超过8%即属于危险化学品,需依法进行严格管控。企业在使用或储存时应根据具体浓度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