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危化品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化验室危化品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化验室危险化学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健康与实验室安全,特制定本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内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操作的岗位及人员,涵盖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维护、更换与管理。
二、防护用品配备
- 根据危化品性质(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等)及操作风险,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PPE),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防毒面具、防护手套(耐酸碱、耐有机溶剂等)、防护服、防化围裙、防护鞋、洗眼器及紧急冲淋装置等。
-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GB/T等),并具备合格证明。
三、使用管理
- 所有人员在接触危化品前必须正确佩戴相应防护用品,严禁无防护操作。
- 使用前应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完好、有效,发现破损、老化或失效应立即更换。
- 防毒面具应根据使用环境配备合适的滤毒盒,并定期更换;重复使用型面罩需定期清洁消毒。
- 防护手套应根据化学品类型选择材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及时更换或清洗。
四、维护与更换
- 建立防护用品台账,记录采购、发放、使用、更换及报废情况。
-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状态,建立月度检查制度,确保始终处于可用状态。
-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用品须按规范清洗、消毒、晾干后存放。
- 到期或损坏的防护用品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登记。
五、培训与监督
- 所有化验人员须接受防护用品使用培训,掌握正确佩戴、使用及应急处理方法。
-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通过PPE使用考核。
- 实验室负责人定期检查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对违规行为予以纠正并记录。
六、应急措施
- 实验室必须配备紧急洗眼器和冲淋装置,确保水源畅通,每周检查一次。
- 发生化学品溅洒或暴露时,立即使用应急设备,并按应急预案处理。
七、附则
本制度由化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所有人员须严格遵守,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全文约7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