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二甲基甲酰胺属于危化品吗

是的,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属于危险化学品。

根据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N,N-二甲基甲酰胺(CAS号:68-12-2)被列为危险化学品,其主要危险性类别为“有害品”,在运输和储存中被归类为第6.1类毒害品(有毒物质)。此外,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DMF具有以下主要危害特性:

  1. 健康危害:DMF对人体具有较强毒性,主要通过吸入、皮肤吸收和食入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或高浓度接触可对肝脏造成损害,还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A类)。

  2. 易燃性:DMF属于易燃液体,闪点约为58℃(闭杯),属于丙类火灾危险品。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风险。

  3. 环境危害:DMF对水生生物有一定毒性,且不易降解,需注意防止其进入环境水体。

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毒面具;远离火源和热源;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此外,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涉及DMF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等环节,需遵守相关法规要求,如进行安全评价、配备应急设施、实施登记备案等。

综上,N,N-二甲基甲酰胺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易燃性和潜在致癌性,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管理与操作,以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n-二甲基甲酰胺属于危化品吗”相关资讯
碳酸二甲酯在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安全管理与应用分析
碳酸二甲酯(DMC)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溶剂,其化学特性、储存条件及运输管理对电池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从产品概述出发,深入探讨其可燃性与热稳定性,并系统阐述储存、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强调碳酸二甲酯的合理使用需紧密结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甲醇安全管理全链条探讨:从生产到操作的系统性分析
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燃料和溶剂领域。然而,其易燃、有毒的双重危险特性对储存、运输及操作环节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产品背景出发,深入探讨甲醇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价值,并系统分析其危险属性、储存设施设计要求、运输规范以及员工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最终呼吁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
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包括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常用查询工具如《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识别方法。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判定流程和相关法规要求。
二甲苯在涂料与胶粘剂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安全管理
本文系统介绍了二甲苯在涂料和胶粘剂行业中的主要用途,深入分析了其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危害,并探讨了储存、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要求。文章强调,为保障作业人员健康与生产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危险化学品与日常生活:隐藏在身边的隐形杀手
危险化学品并非只存在于实验室或工厂中,它们其实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指甲油到漂白剂,许多家庭常用的物品都含有潜在的有害成分。本文将探讨这些常见产品背后的隐患,并提供购买、使用及丢弃全过程的安全建议,呼吁公众提升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与防范意识。
装修后头晕恶心?警惕甲醛超标:从源头到治理的全面解析
许多人在装修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往往忽视了甲醛这一隐形杀手。本文从装修后甲醛超标引发的健康问题切入,系统介绍甲醛的工业用途与释放源头,分析低浓度长期暴露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提供科学的检测方法与治理策略,包括通风、活性炭使用及专业治理的选择建议,帮助公众构建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危化品分类:2.4呼吸或皮肤过敏
在危化品分类中,2.4呼吸或皮肤过敏是指化学品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一类危险特性,具体解释如下:呼吸过敏定义:呼吸过敏物是吸入后会导致气管超敏反应的物质。当雾状、气态、蒸气化学刺激物与上呼吸道(鼻和咽喉)接触时,可能导致产生火辣辣的感觉,这一般是由可溶物引起的,如氨水、甲醛、二氧化硫、酸、碱等,它们易被鼻咽部湿润的表面所吸收。危害:有些化学物质对气管的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
新房装修后头晕乏力?警惕甲醛超标背后的健康隐患
许多人在新房装修后出现头晕、乏力、喉咙不适等症状,往往忽视了室内甲醛超标这一隐形杀手。本文从真实情境切入,深入解析甲醛的主要来源,揭示长期低浓度暴露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提供科学有效的通风、检测与治理建议,帮助读者打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危化品分类:3.1危害水生环境
在危化品分类中,3.1危害水生环境是指化学品对水生生物(如鱼类、甲壳类动物、藻类等)及其生态系统造成的有害影响。这类化学品进入水体后,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作用,进而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分类标准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危害水生环境的化学品分为以下类别: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附加类别:判定依据危害水生环境的分类主要依据以下数据:急性水生毒性数
危化品分类:1.16金属腐蚀剂
在危化品分类中,1.16 金属腐蚀剂是指通过化学作用显著损伤或毁坏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对金属造成严重的破坏。定义与范围根据相关标准,金属腐蚀剂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毫米/年。它们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与金属接触后,通过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材料的损耗和破坏。分类金属腐蚀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分为:酸性腐蚀品:如硝酸、硫酸、盐酸等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