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否为危化品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简称DBP)是一种常见的增塑剂,广泛用于塑料制品中以增强其柔韧性和延展性。根据中国及相关国际标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被认定为危险化学品。

首先,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以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被归类为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质。其主要危害包括:

  1. 生殖毒性:研究表明,DBP可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生育能力,甚至对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GHS将其归类为“类别1B生殖毒性物质”(H360: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2. 环境危害:DBP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可能产生长期持续影响,属于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3. 物理化学危险性:虽然DBP不属于易燃、易爆或强腐蚀性物质,但其在高温下可分解产生有毒烟气,需注意储存和使用条件。

在中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并要求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例如,需配备安全技术说明书(SDS),作业场所应有通风设施,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

此外,欧盟REACH法规和RoHS指令也对DBP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尤其是在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禁止使用。

综上所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属于危险化学品,主要因其生殖毒性和环境危害性而受到严格管控。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确保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否为危化品”相关资讯
碳酸二甲酯在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安全管理与应用分析
碳酸二甲酯(DMC)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溶剂,其化学特性、储存条件及运输管理对电池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从产品概述出发,深入探讨其可燃性与热稳定性,并系统阐述储存、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强调碳酸二甲酯的合理使用需紧密结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异氰酸酯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
异氰酸酯是聚氨酯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成分,其高反应活性使其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然而,异氰酸酯与水反应释放二氧化碳的特性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本文将探讨异氰酸酯的定义、反应活性、储存条件、运输风险及防护措施,并强调其安全管理的专业性要求。
二甲苯在涂料与胶粘剂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安全管理
本文系统介绍了二甲苯在涂料和胶粘剂行业中的主要用途,深入分析了其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危害,并探讨了储存、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要求。文章强调,为保障作业人员健康与生产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危化品分类:2.4呼吸或皮肤过敏
在危化品分类中,2.4呼吸或皮肤过敏是指化学品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一类危险特性,具体解释如下:呼吸过敏定义:呼吸过敏物是吸入后会导致气管超敏反应的物质。当雾状、气态、蒸气化学刺激物与上呼吸道(鼻和咽喉)接触时,可能导致产生火辣辣的感觉,这一般是由可溶物引起的,如氨水、甲醛、二氧化硫、酸、碱等,它们易被鼻咽部湿润的表面所吸收。危害:有些化学物质对气管的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
警惕喷漆作业中的隐形杀手:苯系物中毒与科学防护策略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喷漆作业中毒事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油漆中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毒性与致癌风险,系统比较自然通风与防爆机械通风在密闭空间中的适用性,并强调佩戴专用防毒面具而非普通口罩的重要性,旨在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与企业防护管理水平。
二类医疗器械监管与审批流程解析:规范管理助力企业发展
本文通过对比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深入分析二类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并系统介绍我国针对该类产品的监管体系、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及优化建议,强调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危险化学品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管理规范——以硫酸为例
本文从工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危险化学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以硫酸为例,深入剖析其化学特性、典型用途及安全管理要求。文章系统分析了硫酸在化工、冶金、能源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阐述了对这类危险化学品的监管框架和管理措施。
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包括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常用查询工具如《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识别方法。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判定流程和相关法规要求。
危化品分类:1.10自燃固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自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这类物品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通常进一步细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其中1.10 自燃固体可理解为对自燃固体这一类别中特定危险性等级的标识(具体编号可能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概念一致)。特性自燃性:自燃固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能自发进行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
甜蜜的陷阱:从宠物误食防冻液事件看乙二醇的致命毒性与科学防范
近年来,多起宠物因舔食汽车防冻液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其元凶是防冻液中的主要成分——乙二醇,因其甜味易被动物误食。本文从真实案例切入,深入解析乙二醇的代谢毒性机制、中毒症状发展过程及救治黄金时间,并提出密封存放、及时清理泄漏、选用含苦味添加剂产品等科学预防措施,旨在提升公众对这一隐蔽危险的认知与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