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一类四项是哪四项

危化品“一类四项”通常是指《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第一类“爆炸品”所包含的四个主要项别。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相关国家标准(如GB 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第一类危险品为“爆炸品”,其下分为六个项别(1.1至1.6项),但通常所说的“一类四项”可能是指在实际监管或应用中重点关注的前四项,即:

  1. 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指能瞬间影响全部装载物的爆炸物,如雷管、起爆药(如叠氮化铅)、某些军用炸药等。这类物质一旦引爆,整个物品会瞬间爆炸,破坏力极强,属于最高风险等级。

  2. 1.2项: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此类物品在爆炸时主要产生碎片或抛射物,但不会引发整体爆炸,如某些炮弹、火箭弹等。危险主要来自飞散的碎片,对周围人员和设施构成威胁。

  3. 1.3项: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类物品在受热或点燃时可能发生燃烧,并伴随局部爆炸或抛射,如推进剂、烟火剂、某些火箭发动机等。其主要危险是火灾和局部爆炸。

  4. 1.4项:无显著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该类物品在正常运输或储存条件下意外引爆的可能性极低,即使发生燃烧或轻微爆炸,也不会对包装外造成严重危害,如烟花爆竹(部分类型)、信号弹等。尽管危险性较低,但仍需按爆炸品管理。

说明
“一类四项”并非官方术语,而是行业或管理实践中对第一类爆炸品前四项的简称。完整的爆炸品分类还包括1.5项(非常不敏感但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1.6项(极不敏感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品),但因应用较少,常被简称为“四项”。

管理要求
所有爆炸品均属于重点监管危化品,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公安、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规定,实行许可制度和全程追踪管理。

总之,“危化品一类四项”指爆炸品中的1.1至1.4项,分别对应整体爆炸、抛射危险、燃烧与局部爆炸、无显著爆炸危险四类,体现了从高到低的风险等级划分。

“危化品一类四项是哪四项”相关资讯
危化品运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本文详细探讨了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关键事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正确的包装与标识方法、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驾驶员的专业培训等内容。
哪些类型的海外投资项目需要备案?
本文详细列举了在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哪些类型的投资项目需要依法履行备案手续,包括但不限于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并购项目等,并对部分例外情况进行了说明。
危化品分类:1.4氧化性气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4 氧化性气体”是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以及相关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所划分的一类具有特定危险特性的气体,以下为你详细解释:定义氧化性气体是指一般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这类气体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通过释放氧气或引发氧化反应,显著增强其他物质的燃烧能力,甚至可能引发或加剧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特性助燃性:氧化性气体能够支持
危化品分类:3.1危害水生环境
在危化品分类中,3.1危害水生环境是指化学品对水生生物(如鱼类、甲壳类动物、藻类等)及其生态系统造成的有害影响。这类化学品进入水体后,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作用,进而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分类标准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危害水生环境的化学品分为以下类别: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附加类别:判定依据危害水生环境的分类主要依据以下数据:急性水生毒性数
危化品分类:1.10自燃固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自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这类物品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通常进一步细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其中1.10 自燃固体可理解为对自燃固体这一类别中特定危险性等级的标识(具体编号可能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概念一致)。特性自燃性:自燃固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能自发进行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注意事项与关键要求
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项高风险的物流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本文从运输过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出发,重点分析了运输车辆、人员资质及路线规划等关键要素,强调运输环节的合规性对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危化品分类:1.13氧化性液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氧化性液体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通过释放氧气或引起其他物质氧化反应,可导致或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以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等相关标准,氧化性液体被定义为在常温下为液态,能够通过提供氧元素引发或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一类化学品。这类物质本身未必可燃,但可以剧烈增加其他可燃物的燃烧风险及强度。分类标准氧化性
危化品分类:2.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在危化品分类中,2.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指化学品可能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给后代的突变,属于GHS危害分类中的一类。以下是具体解释:定义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是指化学品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给后代的突变。在将物质和混合物划归这一危险类别时,需考虑体外致突变性/遗传毒性试验和哺乳动物体细胞体内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分类标准本分类系统规定了两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致突变危险类别,具体如下:类别1:已知
危化品分类:2.10吸入危险
在危化品分类中,2.10吸入危险是指液态或固态化学品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进入,或者因呕吐间接进入气管和下呼吸系统,从而可能对人类造成吸入毒性危险的物质或混合物。定义与范围吸入:指化学品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呼吸系统,可能包括直接吸入或因呕吐导致的间接吸入。吸入毒性:包括化学性肺炎、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或吸入后死亡等严重急性效应。分类标准第1类:物质被划入第1类的情况包括:第2类:根据现有的动物研究结果和专家
警惕身边的危险品:五类常见商品实为危化品,哪些企业必须办理经营许可证?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油漆、酒精、消毒液等商品,实则属于危险化学品。本文列举五类易被忽视的危化品,分析贸易、仓储、零售、电商等企业是否需要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并明确‘少量使用’的法律边界,强调只要有经营行为,原则上均需持证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