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化品分类中,2.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指化学品可能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给后代的突变,属于GHS危害分类中的一类。以下是具体解释:
定义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是指化学品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给后代的突变。在将物质和混合物划归这一危险类别时,需考虑体外致突变性/遗传毒性试验和哺乳动物体细胞体内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
分类标准
本分类系统规定了两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致突变危险类别,具体如下:
- 类别1:已知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性突变或被认为可能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可遗传突变的物质。类别1又细分为:类别1A:已知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遗传突变的物质,判断标准为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阳性证据。类别1B:应被认为可能引起人类生殖细胞可遗传突变的物质,判断标准包括:哺乳动物体内可遗传的生殖细胞致突变试验的阳性结果;哺乳动物体内体细胞致突变性试验的阳性结果,结合一些证据表明该物质具有引起生殖细胞突变的可能。例如,这种支持性证据可来源于体内生殖细胞致突变性/遗传毒性试验,或证明物质或其代谢物有能力与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从人类生殖细胞试验显示出致突变效应的阳性结果,而无需证明突变是否遗传给后代,例如,接触该物质的人群精子细胞的非整倍性频率增加。
- 类别2:由于可能导致人类生殖细胞可遗传性突变而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质,判断标准为哺乳动物试验获得阳性证据,和/或有时从一些体外试验中得到阳性证据,这些证据来自:哺乳动物体内体细胞致突变性试验;得到体外致变性试验的阳性结果支持的其他体内体细胞遗传毒性试验。
此外,应将体外哺乳动物致突变性试验得到的阳性结果,和与已知生殖细胞致突变物有化学结构活性关系的化学品划为类别2致突变物。
常见物质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物质包括氯化汞、阿维菌素、2-氨基苯酚、4-氨基苯酚、苯、苯胺、1,2-苯二胺、1,3-苯二胺、苯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