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分类:2.7生殖毒性
date
来源:网络
date
2025-06-20
see
1 浏览

在危化品分类中,2.7生殖毒性是指化学品对生殖系统产生的有害影响,包括对性功能、生育能力以及后代发育的损害。

定义与范围

  • 生殖毒性涵盖化学品对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的损害,干扰正常的生殖功能。这包括对生殖器官、内分泌系统以及妊娠结局的改变。
  • 对后代发育的影响:指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暴露于化学品,导致发育生物体死亡、结构异常(畸形)、生长迟缓或功能缺陷。

分类标准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及相关国家标准,生殖毒性物质分为以下类别:

  • 类别1A:已知对人类生殖能力、生育或发育造成有害效应的物质。分类依据包括国际权威机构的评估文件,如IPCS环境卫生基准、欧盟风险评估报告等。
  • 类别1B:推定对人类生殖能力或发育造成有害效应的物质。基于动物试验数据,证实对亲代动物在无一般毒性的剂量下有明确的生殖毒性。
  • 类别2:可疑的人类生殖毒物。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但证据不足以划入类别1。
  • 附加类别(哺乳效应):对母乳喂养的儿童可能造成伤害的物质。

危险特性

  • 对性功能和生育能力的影响
  • 对后代发育的影响

安全措施

  • 替代与改进:优先选择低毒性、不易挥发的替代品,减少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规范,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
  • 个人防护:在接触化学品时,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口罩等,减少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 健康监测: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生殖系统问题。
  • 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化学品排放监测体系,加强对企业和工厂的监管,确保排放符合标准。

法规与标准

  • 在中国,生殖毒性的分类和标签规范遵循《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4部分:生殖毒性》(GB 30000.24-2013)等相关标准。
  • 分类判定需综合考虑人类数据和动物试验数据,依据证据的力度,由相关领域专家判断选择最适当的分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管帮手(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古美路1515号凤凰园15号楼 · 沪ICP备2022031006号